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政府信息 >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2019年沈阳市沈河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06月27日来源:沈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 打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沈河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十三届历次全会部署,全力做好“四篇文章”,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努力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96.3亿元,增长5%;服务业增加值856.8亿元,增长7.4%;固定资产投资207.6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0.4亿元,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720元,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6亿元,下降3.3%。需要说明的是,受国家税费政策调整和上年同期一次性税收等因素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未完成预期目标,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项指标完成总量预计全市各区县排名第一。

  (一)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区域营商环境日益优化。落实《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237项审批事项并实施动态管理,33项便民事项“全区通办”模式入选中国营商环境优化最佳实践案例。建立“互联网+双预”机制,进驻项目网上预审、预约比例分别提升至73%和98%,“最多跑一次”事项覆盖率达68.5%。开展“办事难”问题专项督查,成立为企服务帮办中心,构建“六大渠道为企服务直通车”,我区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列。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和国有资产议事决策机制,稳步推进政企分开。完成10户僵尸企业处置和9户厂办大集体界定工作。

  项目建设工作成果凸显。开展项目推进企业帮扶专项行动,建立管家式、全周期服务模式,盘活富丽华大厦等4个项目,解决宝能项目间距不足等150个问题。60个亿元以上项目全部开复工,总建筑面积1279万平方米,全年完成投资130亿元。推进全域例行督察问题整改和“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开展22宗地块土地攻坚,住宅攻坚签约507户,签约总量位居全市前列。嘉里城等5个项目开业运营。建立项目招商协议审核机制,出台29项产业扶持和招商优惠政策,新增市场主体1.81万户,策划包装16个特色楼宇。开展赴外招商推介,签约项目54个,总投资512亿元。推动“三引三回”,深化京沈合作,举办沈阳楼宇经济发展论坛,年销售额100亿元的东北天然气交易平台等8家区域总部项目签约进驻,楼宇空置率降低17%。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

  现代金融业支撑作用持续加强。制定《金融业转型升级规划》。加快基金大厦建设,累计引进私募股权基金机构34家;取得中基协登记资格的基金管理人17家,占全市34.7%;基金产品备案33只,占全市38.8%。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吸引华厦外包服务(辽宁)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进驻。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和处置,搭建金融风险防控平台,监管企业达400家。新增渤海银行沈阳分行等金融及金融类机构38家,银行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目前,开发区聚集各类金融机构959家,其中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409家,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金融类机构550家;市级及以上各类金融机构501家,占全市56%;金融从业人员5.7万人,占全市49.5%。

  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稳步加快。制定《商贸业转型升级规划》。完善促进商贸业提升发展扶持政策,为23家企业申请振兴实体经济政策奖励资金415万元。积极引导线下经营渠道向线上拓展,五爱首个海外分市场正式挂牌,五爱(南塔)千亿元市场建设有序推进。依托盛鑫产业园带动南塔地区新兴业态聚集,天使云科技有限公司等76家科技和电商企业入驻。五爱(南塔)市场年销售额实现550亿元。五爱智慧市场建设荣获中国纺织服装流通大奖智慧应用特别创新奖。

  文化旅游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制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扎实推进盛京皇城申报创建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编制创建详规,挖潜历史文化,明确改造项目,完成景区省级景观质量评审。中街高品位步行街建设方案通过商务部审批,中街成为东北唯一的首批全国高品位步行街试点。通过老旧厂房改造等方式,打造九门里等3个文化产业园,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9%。举办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和七彩旅行线路推介活动,文化旅游业影响力和聚集度持续提升。

  科技创新业发展潜能初步显现。制定《科技创新服务业发展规划》。加速科创中心建设,世界顶尖科技孵化平台微软孵化器正式落户,带动辽宁大梁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科创企业进驻。组织科技企业“双培育”申报工作,29家企业入选沈阳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13家企业入选小巨人企业培育库。沈阳紫光启明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71家科技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科技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对接。与华润置地签订东部河滩地开发建设合作协议。

  (二)全力推进城区品质提升,市容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创城工作取得优异成绩。投入3.6亿元,以“掀起一场革命、打赢一场战争”的勇气和决心,强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动员2000余名机关干部、1700余名社区工作者和30余万名志愿者参与创城。开展“五爱地区雷霆行动”“零点行动”等7个专项整治,五爱、南塔和东部城乡结合部环境治理获得社会高度认可。全市首家拆违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提前1个月完成拆违目标,拆除各类违建63万平方米。整顿街路秩序,查处占道经营4.5万处。解决影响百姓身边环境的小事,清理三堆杂物9.7万处。提标改造10个农贸市场共2.3万平方米。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第一阶段迎检期间,我区受检点位最多、受检项目最全、受检频次最高、受检效果最好,高质量完成技术评估迎检任务。建立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城市管理机制更加完善。我区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工作,通过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验收。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投入1.3亿元,改善生态环境。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迎检任务,环保信访案件办结率100%。加强黑臭水体整治,落实河长制,对满堂河和辉山明渠河道及两侧护堤进行清理整治,修整两岸护坡5.6万平方米,安装防护网1500米,清运垃圾残土1.6万立方米。对辉山明渠护坡西侧等27万平方米裸露地面进行补植。完成东部污水处理厂和满堂河污水处理厂提质工程土地组报卷及征收工作。开展抗霾攻坚,拆除10吨以下燃煤锅炉5台,联网燃煤锅炉4台,对新北热电等9家单位37台大吨位燃煤锅炉进行脱硝改造,超额完成年度减排指标。

  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投入1.5亿元,提升基础设施。启动东部路网一期工程,榆树屯道路改造和保利香槟国际东规划路建设进场施工。完成88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提升、10条街路景观提升、13处积水点和5条街路改造及157条街路2.2万平方米道路养护维修。对48座公厕(旱厕)和22座垃圾转运站实施改造。设置135个小型勾臂箱。在153条等级街路增设和更换2402个果皮箱。完成19处绿地和122栋楼体亮化工程,安装灯具4.6万套。施划停车泊位1.4万个,设置阻车石柱659个、护栏2500米,缓解动静态交通压力。在全市率先高标准完成“雪亮工程”,建成视频监控点位6540个。

  (三)全力落实各项惠民举措,百姓民生福祉日益改善

  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投入6.7亿元,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4971人、创业6528人,发放大学生租房补贴355万元,帮助2265名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发放失业保险金6052万元。建立农民工工资监管系统,清欠农民工工资2779万元。新增养老机构4家、养老床位627张,建设2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个社区日间照料站和10个示范型日间照料站。回迁安置居民491户。向4.3万户弱势群体发放低保金及临时救助金3800万元。完成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593人,实现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覆盖。较好地完成了为民办实事工程。

  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投入4.9亿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位居全省第一,社区教育获评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完成九中异地搬迁,七中五里河学校和七中附属小学投入使用。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360个。中考“三校生”达线人数占总招生计划的24.6%,七中以绝对实力续写26年卓越教育辉煌。高考文、理科平均分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各区县首位。持续打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成15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个体育健康主题公园和15家公共文化服务社会资源共享联盟体。完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联体覆盖率达100%。新增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8万人。泉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业运营,滨河、风雨坛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国家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先予处置”资金500万元,解决各类诉求2100余件。完成3处社区用房改造和18个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程,586个老旧住宅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拆除老旧自行车棚1.4万平方米,建设43个“百姓乐园”和“居民之家”。

  平安沈河建设持续加强。投入9600万元,致力于平安建设。全面推进“融冰行动”,探索信访稳定“1+3+1”模式,完成重点时段信访稳控任务。加大社会防控、治安管控和打击犯罪力度,破获刑事案件2447起,同比增长15%。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恶势力集团2个、恶势力团伙7个,破获涉恶案件22起,命案侦破率100%,万莲清泉警务室成为全市首家平安志愿者工作站。开展“心防”工程建设,我区成为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区和省级平安区,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同志到我区视察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对重点行业领域开展3.3万家次安全生产检查,排查隐患4300余处并全部整改到位。

  (四)全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机关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党组建设持续加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中央和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弘扬“新时代辽宁精神”。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查找问题根源,理清工作思路,凝聚发展合力。倡导务实精神,大兴实干之风,以严实作风推进工作有效落实。

  法治建设成效明显。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593件省市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结。办理“区人大三方互动工作平台”即办件1462件,办复率100%。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办理行政诉讼案件49件、办理行政复议23件。完善政府运行规则,37项决策事项经过合法性审查。

  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履行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区委政治巡察整改要求,提升窗口单位服务水平。开展重点工程、涉改单位、国有企业等审计项目26个,延伸审计单位100个,审计总金额109亿元。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规范政府采购程序,完成采购项目210项,节约资金4050万元。

  效能建设日益提升。全面推行片区式经济管理模式,围绕四大主导产业,成立四个经济区,实行扁平化管理,使经济区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成事业单位改革,166家事业单位精简至16家,组建4家企业集团,提升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深化基层治理,形成“一站四所五中心”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组建区城管执法局,完成环卫市场化改革。

  同时,档案、兵役、人防、民族、宗教、工会、共青团、红十字会和妇女儿童等工作也取得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回首即将过去的2018年,是近年来政府工作最为艰难、最为繁忙的一段时期:我们全力以赴稳存量、提增量、扩总量,较好地顶住了经济指标下行压力;我们全力以赴查问题、抓整改、促提升,稳妥地处理了巡视巡察交办各类案件;我们全力以赴向前冲、攻险阻、克难关,有效化解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全力以赴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蹄疾步稳地推进了各项改革创新任务;我们全力以赴增投入、补短板、惠民生,持续提升了群众热盼的民生福祉。

  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时段和沈河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给予我们莫大的关怀和指导,特别是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奋战在创城第一线、奔走在项目企业中、调研在社区群众间,为助推沈河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与我们并肩奋进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关注、支持并帮助沈河发展的朋友和同志们,特别是向那些为沈河荣誉而战、默默奋战在各自岗位和基层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新增重大项目数量不充足,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需夯实。二是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不强劲,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还需加快。三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还需加大投入。四是社会治理方式不多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还需妥善处理。五是个别部门工作效能不够高,个别干部担当精神还需加强。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2019年是沈河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高品质城区、加快实现振兴发展的攻坚年。挑战与机遇同在,压力和动力并存。在推动振兴发展的道路上,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为艰巨。各兄弟城区纷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先进地区扩大领先,后发地区异军突起,城区竞争异常激烈;在总量大、基数高的背景下,推动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的压力巨大;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动能转换的“阵痛”仍将持续;创新治理方式、提升环境品质、补齐民生短板的任务十分繁重。在推动振兴发展的道路上,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大潮下,区委确定了建设“以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为主导的国家金融商贸集聚区、以盛京皇城创建5A级文化旅游景区和中街高品位步行街建设为牵引的国家文化旅游先导区、以智慧城区试点为引领的国家创新型城市示范区、以打造五爱(南塔)千亿元市场为载体的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强区”总目标,四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四篇文章”“五大工程”深入实施,扩大存量的势能加速集聚,提升增量的动能将会更加强劲,高质量发展合力已经形成。在推动沈河振兴发展的道路上,决心更要坚定,信心更要增强。一系列“放管服”改革举措和为企服务模式,为项目落地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一大批重大项目的签约落地和建设运营,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揽子惠民工程和为民办实事工程的深入实施,为凝聚发展合力赢得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特别是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进一步理顺了体制、机制,激发了创新创造活力,为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奠定了基础。我们有挑战、更有机遇,有压力、更有动力,有决心、更有信心,只要坚持解放思想、保持定力、发挥优势,强力落实区委“1+8”系列文件要求和“振兴发展攻坚年”各项任务,就一定能够闯出一片新天地、建设一个新沈河!就一定能够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当先锋、打头阵!就一定能够在推动沈河振兴发展道路上续写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明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落实新发展理念、“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要求,围绕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部署和“振兴发展攻坚年”主题,锁定“四篇文章”,紧扣“五大工程”,坚持项目化操作、清单式管理、机制化运行,稳增长、优环境、惠民生、促改革、转作风,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高品质城区,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开启沈河振兴发展新征程。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明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其中,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项指标完成总量保持全市领先。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各类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9年,我们将全力打好“四大攻坚战”,持续提升政府自身建设水平:

  (一)落实项目为王理念,打好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战

  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优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发挥专业招商和全员招商优势,精准有效招商,确保每个专业招商局至少引进1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全区引进重资产项目50个以上。紧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依托“三引三回”平台,赴外开展招商推介8次以上、京沈合作5次以上。针对30栋重点楼宇开展招商,确保重点楼宇入驻率、注册率和贡献率提升15%以上。落实《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实施方案》。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深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管家式、全周期服务,解决要素保障难题,推动项目增资快建。力争15个已签约项目尽快落地、10个未入库项目尽快入库、8个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确保33个在建项目达到形象进度、15个项目竣工运营。推进全域例行督察问题整改,加快土地征收储备出让,力争土地交易额达60亿元以上。积极与沈抚新城、法库县等地区开展飞地经济项目合作。确保全区亿元以上重点储备项目不少于70个,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年投资突破130亿元、施工面积达150万平方米以上。

  深入推进资金资产管理。培育涵养重点税源,强化税收征管、欠税清缴和非税收入组织调度,确保应收尽收。优化财政预算管理,建立项目工程专项资金库,开展“三争取”工作,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便捷高效的征收资金宗地核算及资金拨付机制。摸清国有资产家底,制定国资国企管理考核办法,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产收益。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力争在僵尸企业处置和厂办大集体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一窗”受理不低于70%,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全区通办”便民服务事项增至50个。加快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进程,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天,新增市场主体网上办证率达60%以上。实施办税手续流程再造,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办税。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意见》,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推进“万人进万企”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包保民营企业,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完善全方位评价与监督机制,规范涉企投诉事项办理流程,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水平,打造诚信沈河。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好经济新动能培育攻坚战

  加快现代金融业转型升级。实施《金融业转型升级规划》。健全金融市场体系、服务体系和招商政策体系,拓宽金融企业市场,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搭建政企银企对接平台,促进金融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金融产业聚集,确保新增金融机构50家以上。推动要素市场发展,做好辽宁股权交易中心等9家要素市场服务。做强基金大厦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打造人才创新谷。依托金控公司吸引金融产品参与金融中心建设。加强互联网借贷等领域风险排查,做好金融风险防控与监管。

  加快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实施《商贸业转型升级规划》,强化电子商务政策扶持,打造跨境电商、线上物流和电子商务等交易平台,引导传统经营主体开展线上销售。完善五爱跨境电商综合交易平台,推进中国五爱商品海外分销中心建设。筹建五爱电商大厦,打造东北地区全球网货营销中心和跨境电商高地。推动五爱智慧市场建设,完善五爱金融平台功能。建设中国服装定制产业基地,加快五爱(南塔)千亿元市场建设,确保年交易额突破580亿元、外贸成交额达3000万美元。

  加快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盛京皇城申报创建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和中街全国高品位步行街建设。以盛京皇城为载体,挖掘文化资源,讲好历史故事,完善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和博览演艺等新兴业态。繁荣“夜经济”,引进、保护和开发“老字号”。培育4个文化旅游项目,打造4个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包装《梦回盛京》等文旅演艺项目,做强文化旅游节等品牌,开发精品旅游线路3条以上,加快文商旅一体化发展,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4%。

  加快科技创新业转型升级。实施《科技创新服务业发展规划》,围绕东部科技新城产业定位,密切与金属所、生态所等科研院所和农大、农科院等院校的联系,培育一批科技产业项目,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和本地化。优化征收补偿政策,力争4个地块实现晾地、3个科创项目尽快落地。加快科创中心建设,做优华府天地等众创空间,力争引进建设双创基地4家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小巨人企业10家以上。

  (三)提升城区环境品质,打好美丽新沈河建设攻坚战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重点区域和关键节点进行规划设计,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打通城区“断头路”,加快东部地区路网建设,推进长安路连接线工程,确保道路完好率达98%以上。加快盛京皇城基础设施改造,实施4条街路景观提升,完成线杆入地改造工程。落实市排水防涝二期工程和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对10处大型绿地进行景观改造,对5条街路行道树进行补植。实施重点区域特色亮化工程。

  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推动城市环境由“运动式整治”向“常态化精细管理”转变,确保城市管理水平全市领先。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健全环卫市场化和城市管理监督协调机制。围绕皇城、五爱、南塔等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规范“三小”“五小”行业管理。加强重点区域动静态交通管理,新建或盘活停车泊位1万个,缓解“停车难”问题。

  全面优化城区生态环境。巩固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成果,高标准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推进“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压实河长制责任,做好域内5条河流水体断面监测。加强生态红线区排查管理和重点领域监管整治,实施水源地周边企业、加油站和餐饮企业油烟排放等环境执法检查。强化环保信访案件受理和整改。推进抗霾攻坚行动,实施污染物减排和燃煤锅炉脱硫脱硝改造,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

  (四)持续改善百姓福祉,打好补齐民生短板攻坚战

  持续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加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力度,实现应保尽保。新建1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升级改造3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扩大残疾人辅具适配覆盖面,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力度,提升兜底性民生保障水平。做好民意诉求办理工作。完成226户棚户区改造和350户居民回迁安置任务。实施26个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程,加快老旧小区自行车棚改造,提升改造5处社区公共用房。建立简单、好使、管用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机制。完成第十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健全社区工作者考核机制。

  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做好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督导评估认定准备。争创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区。探索国有企业建设公办幼儿园模式,增加450个公办学位。启动东部地区高品质学校建设,加快方凌小学、实验学校东部校区中学部建设,扩建岸英小学。开展文化节等群众文体活动1000场次以上。建设区文体中心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善“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民健身场地全覆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区域医联体建设,完善人口信息化平台。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活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6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

  持续强化平安沈河建设。深入开展“融冰行动”,抓实“减存控增”,做好重点时段信访稳控工作。强化“一案三查”,坚持“五个常态化运作”,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深化平安庭院建设,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心防”的全方位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强化金融企业风险防控,打击涉众型经济违法犯罪。完善应急救援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消防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做好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

  (五)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更加注重党组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抓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强化典型引领,继续弘扬“新时代辽宁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抓好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将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干字当头,摸实情、出实招,重实干、求实效。

  更加注重法治建设。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好议案、建议和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加强政务公开建设,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规范政府工作运行规则。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

  更加注重廉政建设。强化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区委政治巡察整改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廉政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廉洁用权。落实审计委员会工作机制,成立房地产项目清算审核领导小组,强化对工程项目、国有企业、征收资金和政府采购审计。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防止四风问题反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更加注重效能建设。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完善城市执法体制机制,加快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有效解决商品房未办理房产证等历史遗留问题。建立高效透明的招投标审核机制,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行为。

  同时,继续做好档案、兵役、人防、民族、宗教、工会、共青团、红十字会和妇女儿童等工作。

  各位代表,踏上新征程,我们步履铿锵;奋斗新时代,我们信心满怀。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开启沈河振兴发展新征程,为沈河区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沈河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继续奋斗!

  2019年沈河区政府涉及民生的实事工程

  1.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总量控制在15550人以内。

  2.新建1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升级改造3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逐步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

  3.实施26个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程,确保路要平整、水要畅通、灯要明亮、绿要美观、线要规整、车要有序、环境整洁。

  4.完成50%的老旧小区自行车棚改造任务,围绕群众需求,实现功能再造,打造“百姓乐园”和“居民之家”。

  5.完成226户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和350户居民回迁安置任务,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6.打通城区“断头路”,加快东部地区路网建设,推进长安路连接线工程,道路完好率达98%以上,持续改善居民出行环境。

  7.对青年公园实施绿植特色景观提升,对10处大型绿地进行景观改造,对5条街路行道树进行补植,进一步提升环境品质。

  8.启动东部地区高品质学校建设,加快方凌小学、实验学校东部校区中学部建设,扩建岸英小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9.探索国有企业建设公办幼儿园模式,改扩建2所公办幼儿园,增加450个公办学位,逐步提升学前教育普惠性比例。

  10.实施“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一窗”受理不低于70%,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全区通办”便民服务事项增加至50个。

 2019年沈河区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为便于理解政府工作报告,现将有关名词简要解释如下:

    1.四篇文章:区委立足沈阳“四个中心”大格局,结合沈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为推动我区实现大发展、大突破、大提升,谋划的结构调整、空间拓展、环境优化、国资国企等四个方面工作。

  2.五大工程:为实现沈河高质量发展,着力实施的产业转型升级、城区品质提升、深化改革攻坚、社会治理创新、党的建设强基等五项重点工作。

  3.“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4.全区通办:我区通过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打破群众办事过程中存在的户籍地、居住地限制,通过建立全区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使群众在全区任何一个社区均能申请办理事项,从而减少奔波,实现“就近办事”的工作举措。

  5.六大渠道为企服务直通车:为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在全区范围内打造的六种联系服务企业的工作机制,即区级领导“两包四联系”;经济区包保联系业务范围内企业;街道办事处包保联系地方级税收超过20万元企业;依托工商联,选择企业法人联络员;依托个体劳协,选择个体商户联络员;依托专业管局,组建十大行业营商联络小组。

  6.“僵尸”企业: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企业。

  7.“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大棚房是指以农业大棚为名进行的非农业建设,属违法建设。2018年10月,辽宁省对大棚房违法占地行为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遏制以农业名义进行的非农业建设的违法行为。

  8.三引三回:引老乡回家乡,引校友回沈阳,引战友回驻地。

  9.取得中基协登记资格的基金管理人: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私募基金市场规范健康发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颁布了一系列自律性规范文件,对私募基金业务活动进行自律管理,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公司或合伙企业)向协会申请登记,报送基本信息,对其所管理的私募基金进行备案,以此规范基金行业发展,提升其公信力。国家监管部门以中基协确认登记的基金管理人作为基金业统计基础数据。

  10.全国高品位步行街:2018年6月,商务部发文指出,力争用2至3年时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高品位步行街。高品位步行街应具备以下特征:区位优越,商业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公共设施健全;功能完善,名品名店集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消费吸引力和辐射带动力明显,在国内国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11.五爱地区雷霆行动:针对五爱地区沉积多年的环境顽疾和各种乱象,2018年7月29日至8月7日,我区集结11个部门联合执法力量,开展地毯式规范整治,实现了所有乱停乱放、私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摆乱卖、破烂设施等五个100%全面整治目标。

  12.雪亮工程:以区、街道、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系统为支撑、以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13.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推出的深化社区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目的是为了创新社区教育学习方式,反映区域社区数字化学习的基本现状和水平。2018年,我区获评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称号,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

  14.三校生:指中考考入东北育才、省实验和沈阳二中的学生。

  15.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文化部和财政部在“十二五”期间共同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战略性文化惠民项目。2013年11月我区作为全省唯一代表,成功进入示范区创建行列;2016年10月成功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16.先予处置:我区针对“权属不清、推诿扯皮、无产权单位、责任单位不作为或无力承担处置资金”等问题导致的特殊、疑难、重大突发性等严重影响群众生活的民生事件,按照“先处置、后确权、再追责”原则进行处理,及时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17.融冰行动:市委、市政府为减少信访积案存量、控制信访案件增量,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的一项为期三年的专项攻坚行动。

  18.信访稳定“1+3+1”模式:2018年初,区委政法委、区联席办、区维稳办等部门,以区委文件形式制定印发的《中共沈河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稳定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四个附件(《沈河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沈河区“融冰行动”案件包保化解工作制度》《沈河区信访案件包保稳控工作制度》《沈河区信访稳定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即“一个意见、三个制度、一个办法”,简称“1+3+1”制度体系。

  19.“心防”工程:依托区、街道、社区三级综治中心,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运用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专业手段,疏导社会情绪、平和社会心态、引领价值取向、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防控社会风险,从而构筑社会心理防线,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20.新时代辽宁精神: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

  21.一站四所五中心:我区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创新建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组织架构。“一站”,即党建工作站;“四所”,即街道辖区内原有的派出所、税务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五中心”,即城市建设综合行政执法中心所属的综合执法分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所属的社会事务服务分中心,应急管理事务服务中心所属的应急管理服务分中心和小区保障服务分中心,以及各经济区所属的经济发展服务分中心。

  22.区委“1+8”系列文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2018年11月8日,中共沈河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1+8系列文件,“1”即《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新时代沈河全方位振兴的意见》,“8”即《关于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的实施意见》《关于科学统筹精准施策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关于更好支持生态建设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新高地的实施意见》《关于更加关注民生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振兴成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党对全方位振兴领导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的实施意见》。

  2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2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5.四个着力: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

  26.三个推进:2017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针对辽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个推进”新要求,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27.个转企:个体工商户由原来个体工商户的组织形式转型升级为企业。

  28.小升规:规模以下小型微型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

  29.规升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升级为超亿元小巨人企业。

  30.飞地经济: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31.三争取:围绕国家和省市政策及资金投向,争取政策、争取项目、争取资金,推动沈河高质量发展。

  32.“一门一网一次”改革:为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加快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33.“万人进万企”活动:沈阳市组织开展的以“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为原则,动员全市各级机关干部深入企业,送政策、察实情、解难题、促发展,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提振发展信心,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活动。

  34.“门前三包”责任制:单位或个人所有、使用或者管理的建(构)筑物和其它设施、场所的土地使用权范围以及管理范围内,对市容环境卫生进行管理和维护,实行“包环境卫生、包美化绿化、包市容秩序”的制度。

  35.三小:小饭店、小熟食店、小食品加工店。

  36.五小:小型理发店、小旅店、小歌舞厅、小浴室、小网吧。

  37.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2017年4月19日,教育部颁布《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明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评估内容、标准和原则,并规定按照“县级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的工作程序通过各级督导评估认定,最终被确定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38.一案三查: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既要查办黑恶势力犯罪,又要追查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还要倒查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

  39.五个常态化运作:我区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坚持宣传发动常态化、线索摸排常态化、案件攻坚常态化、治乱打伞常态化、问题整改常态化。

  40.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41.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2.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主办:中共沈阳市沈河区委 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沈阳市沈河区委办公室 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 联系方式:shenhe_gov@126.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1030004 ICP备案号:辽ICP备05024700号-3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325号